东莞市启天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1.人员辐射防护,可分为体外曝露与体内曝露。人体接受自体外放射源的曝露照射称为体外曝露。
如人体接受自稍远处,穿透力强的高能量γ照射,则会造成该人全身曝露。当放射源距人体相当
近时,则只有人体的局部遭受γ辐射曝露。前者称为全身曝露,后者称为局部曝露。又如α及β
辐射线等穿透力较小者只会照射身体表面局部。
当放射核种摄入人体内而使体内受辐射照射时称为体内曝露。
2.体外辐射防护的TSDD原则
(1) 时间(time):时间系指受曝露的时间尽可能缩短,任何涉及游离辐射的操作,事先要作充份
的准备,必要时要作模拟操作,以减少受曝露的机会。
(2) 屏蔽(shield):屏蔽系指加屏蔽体,β屏蔽可用铝或压克力,γ屏蔽则用铅。
(3) 距离(distance):剂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距离辐射源越远越安全。
(4) 蜕变(decay):如时间允许,可俟其辐射强度自然衰变减弱后再进行工作。
3.体内辐射防护四原则:
(1) 尽量避免摄入辐射物质。
(2) 减少吸收:如有摄入放射性物质之可能时,应大量服用流质液体,藉以充份稀释,减少吸
收。
(3) 增加排泄:使用泄药、催吐剂或利尿剂。
(4) 防止污染发生。
4.自我防护
(1) 饮食:辐射工作区内禁止饮食。
(2) 抽烟:抽烟前应洗手侦检,辐射工作区内不得吸烟。
(3) 洗手:从事辐射工作后即应洗手并经侦检,未洗手前不得直接使用电话或任意触摸物品。
(4) 伤口:皮肤有伤口时要特别注意放射性物质的侵入。
5.辐射工作人员职业曝露之剂量限度(毫西弗):不得超过
受照射之身体器官 |
连续五年周期 |
一年 |
全身之有效等效剂量 |
100 |
50 |
眼球水晶体之等效剂量 |
|
150 |
皮肤或四肢之等效剂量 |
|
500 |
剂量限度系以等效剂量表示。
消除辐射污染的方法
采用的除污方法,在辐射曝露、工作时间、废弃物产量、对材质的腐蚀性及所需费用等应符合
合理抑低的原则。
2.污染型式区分:固定污染:固着于物体上,不会传播。
松释污染:附着于物体上,可构成传播者。
3.辐射污染造成的危害:
(1) 空浮污染导致吸入体内。
(2) 污染工作中易传至手上而由食物吃入体内,另手部也接受剂量。
(3) 污染皮肤,遇有伤口流入体内。
(4) 污染传播至非管制区(即非辐射工作区)使危害更形扩大。
(5) 污染时间越久,除污越困难。表面污染过高,即会产生空浮污染。
4.污染侦测的方法:
(1) 直接侦测:直接以侦检器侦测(如盖格计数器)
a.侦测α时声音反应较指针为快,故听到侦测仪器音响,立刻对该处测久些,其侦测管不
超过表面0.5cm,移动速度不超过15cm/sec。
b.侦测β时,盖格侦检器距表面2.5~10cm,侦测管移动速度10~15cm/s
c.如有γ、β同时存在时以侦测器之盖子来区别,盖上盖子只测γ,打开盖子是γ、β同
时测,二值相减则为β污染值,另如无盖子则可以拉长距离来区别β与γ辐射。
d.直接污染侦测其剂量限值不得超过0.5uSv/hr。
(2) 间接侦测:直接侦测常用于大面积,长凳,长桌等,而间接侦测用于直接侦测法无法侦测
处,如凹处及侦测器不便进入处,其侦测方式即以约3平方公分之滤纸用水湿润后,来回
擦拭约100平方公分之污染物表面,再将此滤纸放入counting vial 中,加入约3cc
之闪烁液,以β counter测得污染值。(可采多点取样,此法又称为擦拭侦测
smear test)
a.间接法中污染被擦下之量很难决定,一般约为20%。
b.间接污染侦测其污染测试计读值如大于背景值(b)+5*√b时必须进行除污作业。
c.间接擦拭如无污染,并非表示无辐射污染,因可能有固定污染。
d.间接擦拭发现污染,除污完毕后,应再擦拭侦测。
e.擦拭侦测应防自己手部污染,且擦拭之纸样应分开放置,不可相互污染。
5.辐射侦测仪表之操作及保养
(1) 检查仪具机械零点,予以归零。
(2) 检查电池电量,不足时需立即更换。
(3) 定期的清洁,不得受到辐射污染。
(4) 定期的校正(约半年到一年),以维护辐射度量的质量。
(5) 仪具存放应放置于干燥场所。
(6) 使用盖格侦测器应特别注意,当进入甚强之辐射场时,仪表指针升起后会再降至零,此非
显示无辐射而是辐射太强之故,故使用者应特别注意,否则极易造成严重危害。
6.除污作业原则
(1) 液体污染易造成渗透,腐蚀,扩散等,应立即处理。
(2) 除污时宜把握由高处向低处,外向内,低污染区向高污染区的方向进行。
(3) 要在辐射安全的容许条件下进行除污,并应考虑除污后之废料处理问题。
7.除污
(1) 人体除污
a.人体除污如用热水易使污染经由毛细孔渗入体内,如用冷水将使毛细孔收缩不易除污,
因此宜用温水(35℃~45℃)。
b.皮肤污染时则以水冲洗,再以中性清洁剂或中性肥皂轻轻刷洗,切忌将皮肤刷红或擦
破,反复数次后侦检。
c.污染在指甲部位,则尽量修剪指甲后,再依皮肤污染除污方式除污。
d.伤口发生污染时,要在15秒钟内以大量自来水冲洗,并将伤口拨开将血液挤出。
(2) 器材除污:喷洒经吸释过之除污专用清洗液(如Radiacwash)后,再用纱布或棉花擦拭污
染面,切忌来回擦拭,应以一面擦拭一次,换面或对折后再擦拭一次(与第一次擦拭过之
面积不可重迭),余此类推。直至整个污染面除污效果达到规定限值以下。
(3) 仪器除污:以无水酒精除污,方法与器材除污相同。
(4) 凡能以除污液除污之实验器材,请勿以大量水冲洗稀释除污,以免造成稀释不足,而致使
环境遭受污染。
吃什么可以抗核辐射
核基地、核武库、核潜艇、核爆炸……人们能不能通过饮食的方法来抵御或减少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呢?根据现代
医学研究证实,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妨从核辐射伤害人体的机理谈一下抗辐射食品构建:核物质产生的射线作用于人
体(核辐射),会使机体大分子发生畸变,甚至激发体内水分子产生自由基,继而损伤生物分子,导致放射病。为此,
抗辐射食品构建概括地讲应包括:高蛋白、多维生素、适度脂肪、营养全面、数量充足、能量供给要充足。足够的能量
供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核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机体。每天能量供给4000~4500千卡。
糖类供给有侧重。由于人体消化道受损,导致其对各种糖的吸收效果不尽相同,故防治消化道损伤的效果也不同,其中
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糊精等。
脂类含量不宜高。基于人体受辐射后食欲不振、口味不佳,脂肪的总供给量要适当减少,但需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
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最好。
蛋白质要有质量。要求摄入的蛋白质品质优秀,数量充足,以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无机盐供应宜加量。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
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维生素数量要确保。增加维生素供给对防治辐射损伤及伤后恢复均有效,如VK可减少出血,VPP减轻呕吐、恶心,
VC使血细胞再生加速等,为此宜多摄入一些海带、卷心菜、胡萝卜、蜂蜜、枸杞等。